当前位置: 首页 >交流园地 >斯卡布罗集市的月光女神

斯卡布罗集市的月光女神

2022-07-12 01:30:19

点击上方“更上海”  一键关注“二更”旗下新媒体




 


 01.陪一代人长大的歌


“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,

Parsley, sage, rosemary and thyme。”


穿越回90年代初的中国,我打赌你一定听过这首《斯卡布罗集市》,没准旋律响起来,你还能跟着哼几句。莎拉布莱曼清澈又空灵的声音横空出世。

 


有趣的是,虽然这首歌陪伴了一代人成长,但故事的主角莎拉却完全不知道,直到有一位中国男士到莎拉的公寓拜访她,邀请她来中国表演,她才惊喜地发现,原来自己的音乐早已被大洋彼岸的陌生人传唱。

 

能有《斯卡布罗集市》这样跨界的歌,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水到渠成。莎拉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,在此之前人们对音乐的接受度窄得可怜,一切不是古典的音乐都被认为是“不正经,甚至不体面”。



好在60年代到70年代是个实验音乐大爆炸的年代,有Pink Floyd 有 David Bowie, 甚至Punk 和New Romantic也可以碰撞,时代赋予了她站在甲板上乘风破浪,“所有尝试都是崭新的,像开了一扇窗,像奔涌的泉水一样”。




 02.从无名小卒到音乐剧女王

莎拉布莱曼饰演过的音乐剧《猫》

国人只当莎拉是古典唱法的流行歌手,其实早在投身唱片业前,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音乐剧主唱。她的音乐剧有多大的影响力?巴黎圣母院成为举世闻名的景点,一大部分功劳都归结于1986年她首演的音乐剧《歌剧魅影》。《The Music Of Night》一曲甚至是全世界小孩的催眠曲。

 

坊间流传这部音乐剧是安德鲁韦伯为爱妻莎拉布莱曼量身定做,三十年来演主角Christina的美女如云,但却无人可以超越她,因为女主角Christina就是不折不扣的莎拉本人。



莎拉布莱曼生于英国朴兹茅斯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是土地中介商,母亲是苏活区的舞蹈女郎,从3岁起她就被妈妈带去学习芭蕾,唱歌和表演,身为长女的她需要照顾弟弟妹妹,即使不是强势的个性,但独自闯荡的莎拉却装作很成熟。


年轻又贫穷的少女,为了生活辛苦奔波,为了爱情奋不顾身,这一切被年长她十几岁的韦伯看在眼里,也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。



1983年韦伯是怎样的呢?他建立了音乐剧界的巨头公司Really useful group , 却面临着业界的苛刻评价,“只能描写半人半兽,只能写神,不会写尘世中人的情感”,正绞尽脑汁证明自己的他,在黑暗坐席中看到莎拉的表演,惊讶地发现这样不落凡尘的声音,居然已经在自己剧组《猫》里埋没了一年。

 

他无可救药地爱上这位“Angel of Music”,究竟是莎拉给予了韦伯第二次创作的生命,还是韦伯改变了莎拉的命运,我们不得而知,当事人在多年后的传记中只形容“这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”。


于是有了这样心旌摇荡的一幕,天真弱小的Christina身披着洁白圣洁的婚纱,坐着骷髅头的船,去见她神秘又富有魅力的爱人,满脸的无所畏惧。



在魅影的调教下,她挖掘了内心深处的自己,她不再是那个来自于小城市、没有人脉和藉藉无名的小演员,舞台上飙着高音的她就是自己的女王。

 

做着最热爱的职业,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,和自己最爱的天才作曲家结婚,你也许会觉得,26岁的莎拉是人生赢家。然而迎接她的,却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,“完全不是我曾经的世界”,她这样说着,声音里带着一丝遥远的苦楚。

 

一方面,她来自于朴实的南方海滨小城,一下子迈入社交名流的复杂世界里,一举一动都暴露在闪光灯下,实在不习惯得很。另一方面,众人不顾她的努力,只把她当作天才的陪衬。社会对她作为贤妻良妇的期待,像金钟罩一样锁着她自由的灵魂。



“她很绝望,在这种生活里进退两难”,时隔多年,当我们问起莎拉对角色的感受,她微微侧着脑袋,陷入了回忆,这回忆是Christina的,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呢?


一切裹挟着莎拉往前奔腾,所以没人能比她更了解,这部剧命中注定的悲情所在。敏锐如韦伯捕捉到了这一点,将它成就了一幕名垂青史的佳话,却没能挽救两个人的感情,空留才子佳人的惆怅。




 03.月光女神

 

在英格兰有句谚语,“你不能在无话可述的时候唱歌”,如果说之前的莎拉是张白纸,那么从1990年开始,可以说上帝给她的礼物刚拆开,虽然一切都是蒙着磨难的面纱。6年聚光灯下告吹的婚姻,对功成名就的韦伯来说,只是另外一段感情的开始,对莎拉来说却是人生转折的里程碑。

 

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。1992年恐怕是莎拉最难熬的时候,父母离婚,随后父亲在家庭破裂和事业破产的压力下,在家里开煤气。



同一年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,她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对唱闭幕主题曲《永远的朋友》,1996年和盲人歌唱家安德烈合唱《告别时刻》,被BBC选中为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主题歌曲。

 

我们不知道那几年里她经历了什么,只在歌声中听到了充满光芒的能量,带着一种经历风雨的宠辱不惊,带着时间沉淀后的雍容。


11岁那年的莎拉在合唱团里开唱,周围的小伙伴都自觉地安静下来,听她的歌声清澈又响亮。半生倏忽而逝,面前的莎拉,不再是颧骨高凸的清冷少女,像小兔子一样受宠若惊,而是微微有些发福,眉目之间都是宽容,没有怨恨和愤懑,最喜欢提的一句话是“It’s just part of the journey”。



她爱穿的依旧是长及脚踝的长裙,飘飘欲仙。她依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“月光女神”。我们问起莎拉对上海的看法,她很客气地说这座城市的人很好,这个城市很好,是个老好人的样子......


走进上海大剧院的侧门,莎拉却忽然在台阶上站住了,她的眼睛漫无目的地扫过红地毯和舞台,“我好像来过这里” ,轻柔的声音有些恍惚,彷佛在舞台上的日子都是前尘往事。


对离开音乐剧许多年的莎拉来说,今日来中国为《歌剧魅影》选角的旅程里,她会和当年的自己相遇吗?




✎. 刘歌︳撰文    ✎. 朱琳︳编辑   

图片版权️来自于莎拉布莱曼和Really Useful Group


[ 今 日 互 动 ]

哪首歌是你无法忘记的经典

?一起来评论里聊聊~~~)




[ 往 期 回 顾 ]


 / MORE SHANGHAI /

想看更多内容

点击蓝色标题阅读往期文章

青春与呼喊初藏发光的孩子:钢琴小王子

第二故乡愚园路微更新黄燕的爱情

700度的坚持朱德庸的...艾格的“红楼”


 长按识别二维码 

Thanks For Your Watching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