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常教师微信号:fcjs2014
当“假课文”遇到真思考
——《月光曲》课堂实录(上)
黄耀红
时间:2017年12月7日
地点: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小学
师: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,叫《月光曲》。月光曲,以钢琴弹奏的世界经典名曲。名曲,该让我们用耳朵来听啊,可是,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无声的文字,是一篇文章。我们先来猜一猜,这篇文章可能会写到什么?
生:我觉得《月光曲》应该是写这首曲子是怎么创作的。
师:同意这个意见吗?
生:同意。
师:那还有没有别的可写?后排那位男同学。
生:我觉得它会描述月亮缓缓升起的样子。
师:题目叫《月光曲》,应当会写到月光。
生:我觉得是一个关于《月光曲》的故事。
师: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好。如果想要跟家跟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,讲一讲《月光曲》这个故事,我们会不会用自己的话来讲述?
现在,我给大家一点提示,然后大家把书打开,我们先来你复述这个故事。屏幕上显示了我提示的信息,一起看看。
幽静的小路——断续的琴声-----失明的姑娘——微弱的烛光----清幽的月光——美妙的琴声
师:现在我们把书打开,在书上将这些信息标记一下,然后准备用自己的话来复述。
学生自读,师巡视
师:第一个来讲这个故事的会是谁?注意,不要背文章,用自己的话来讲就可以了。
有学生举手
师:大家都把书扣在桌上,听他来说说。他是第一个,我们给他一点儿掌声鼓励。
生:一天晚上,贝多芬走在幽静的小路上,听见了断续的琴声,他走进一所茅屋,借着微弱的烛光,看见一个失明的姑娘。一阵风吹来,蜡烛灭了,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,弹出了一首首曲子。
师:月光曲是一首首曲子吗?
生:贝多芬后来飞快地跑回客栈,把一首曲子写下来了,就是《月光曲》。
师:你是第一个说的,说得这样子很不错了。请坐下。但是他还有很多细节,没有用自己的话说。还有没有说得更精彩的?
生举手
师:好,后面那位男同学说。
生:一天,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听见了断续的琴声,他走近一看,看见了一所茅屋,茅屋里有个失明的姑娘。他走进屋去,弹琴给这位姑娘听一阵风吹过,把烛光给熄灭了。借着轻柔的月光,从钢琴中飘出了美妙的琴声。姑娘陶醉其中。等她回过神时,贝多芬已经回到客栈,把这首曲子,花了一夜的功夫,写成了一首鸣奏曲。
师:跟上一位同学相比,他说到了更多的细节,比如说茅草屋、比如说蜡烛熄灭了,这很不错。但是,大家不要太拘泥于我的提示信息,让复述变成像连句一样,这不好。还有哪位同学说说看?
生:德国有一位音乐家,名叫贝多芬 ,他被世人称之为“乐圣”。他创作的一首月光曲,传说是这样谱成的。有一次,贝多芬在各地巡回演出,他来到莱茵河的一个小路上散步,听见断续的琴声。他很好奇,看见一座茅草屋,里面有一个姑娘在弹琴。这位姑娘弹得并不是很好,她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。她很想听贝多芬自己弹一首,但是入场券太贵了,他们又太穷了。贝多芬心生同情,所以进去了茅草屋,为姑娘弹奏了一首曲子。姑娘听到他弹得妙音之处,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,旁边又有一位知音,所以弹出了一首月光曲,等那位姑娘从陶醉中醒来时,贝多芬已跑进客店,把那首曲子记录了下来。
生掌声
师:如果继续往下说,相信会说得更好。以后我们再练习这样的复述,要学会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。现在,我们看这个故事的开场,文中有一个词,叫“幽静”。你们找到这个词,标记一下。“幽静”这个词,会让你想起哪些场景,哪些画面?
生:会让我想起那种特别安静的乡间小路。
生:我想起路边上空无一人。
师:也不一定是乡间小路,凡空无一人处都是幽静的地方。
生:我觉得是很孤独的样子。
师: 嗯,你很特别,不容易。看看,他们都是想外在的氛围,你想的是内心的感觉。幽静,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。
师:其实,要表达环境幽静,不能就是说幽静。越是幽静的环境里,越是能够听到声音。现在,我们一起看第三段,在幽静小路上散步的时候,贝多芬可以听到两兄妹在家说话的声音。想想啊,如果不足够幽静的话,能听得清他们的谈话内容吗?听得如此清晰,显然是特别幽静。“幽”字外面是个山字,就像安静的山间一样。那我们现在来分角色读
第三段:兄妹之间的对话。
找一个男同学读“哥哥”,再找一个女同学来读“小姑娘”,其他叙述性的句子,由我来读。谁来扮演哥哥?
男生举手
师:谁来扮演比他更小的妹妹?
女生举手
(女生比男生高,师生笑了。)
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三段。
师: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个问题:故事里写到的这个家庭给你怎样的印象?你从这个家庭里发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?讨论时,请学会找到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。
学生讨论
师:好。我再重申发言的方法。先说他给这个家的印象,再说你所持的依据。
师巡视。哪一组同学先来说?
生:我觉得贝多芬是善良的,我从第五段发现了。
师:慢一点,我没有问你对贝多芬的印象,我是问你对这个家庭的看法。
生:我觉得这个家庭是比较贫穷的,因为第四自然段说了:在微弱的烛光下,男的正在做皮鞋,窗前有架旧钢琴。这里说了“微弱”的烛光,别人家是有灯的,他们家买不起灯,只有蜡烛。然后他们家买不起钢琴,只能用旧钢琴。
师:你有观点,还找到了依据,这个答问的方法很好。但是你说家里照不起电灯,这个故事写在1800年,是两百多年前的事儿。电灯最早是1879年才由爱迪生发明。你说旧钢琴,那个“旧”字抓得很好。
生:我发现哥哥比较勤劳,哥哥晚上还在做皮鞋。他的妹妹已经失明了,要照顾他的妹妹,还要靠做皮鞋来养活一家。
师:你的发现,很不错!这是一个很勤劳的家庭,住着相依为命的两兄妹。
生:我觉得这个家庭是有爱的。妹妹很能体谅哥哥,哥哥也会替妹妹着想。你看,妹妹其实非常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,可是,她体谅哥哥,所以说:“只是随便说说,算了”。哥哥知道妹妹非常想去,所以他非常着急。
师:这要给她一点掌声。她的心灵非常敏感,所以特别有发现力。妹妹怕哥哥伤心,她说:“你不要太着急。”清贫、勤劳之外,这个家还是很有爱的。那还有其他发现吗?
生:我发现这个家庭非常热爱音乐。因为这三段文字都透露出妹妹非常爱音乐,哥哥也想去音乐会,只不过是因为家里太穷,去不了。
师:太好了!要给他掌声。
掌声
师:我可不可以这样说:这个家是贫穷的、勤劳的;是有爱的,还是爱美的。一般的贵族,家境富有,他们喜欢音乐、喜欢艺术,可能还不是太让人感到奇怪。但是这个家家境清贫,还如此喜欢艺术,这就让我们生出一种敬意。我们也看过一些贫穷的家庭,家徒四壁的那种,我们会不会看到那里面还有一台旧钢琴?可能会看不到。
我这里有一张中国贫困家庭的照片(ppt显示:孩子在凳子上做作业)。这张照片有什么地方打动你吗?是的,这个家很清贫,但和我们刚才说的一样,它又不仅仅是清贫。如果要给这张照片取一个标题,你觉得照片取个什么题目,才能表达你内心的感受?
师:这是一个比我们还小的孩子,他在一张椅子上面写作业。书籍可能让我们想起刚才这个很穷的家里面还有一台旧钢琴。这两者之间的道理是相通的,是不是?那照片叫什么好呢?
生:我觉得可以叫“凿壁借光”,不过,“凿”字要打个引号。
师:凿壁借光?还行。不过,会让人想到古代的成语故事。你想得快,有没有想得更好的?
生:我取的标题叫“小巷里的儿童”。
师:儿童这个对象抓住了,可是,你这个标题还没有传递那种贫穷中带有希望的感觉。
生:我想的标题是“自力更生”。
师:比他那个好,但是是不是还可含蓄一点?
生:我取的是“贫穷的孩子爱学习”。
师:朴素而直白,还有有诗意的吗?
生:我取的标题是《假如有一张书桌》。
师:好!给她一点掌声。终于等到了好标题了。
生:我取的是《知识为母》。我猜他的父母出去打工了,爷爷奶奶带着他。所以他就要学知识,以知识为母,然后再走出大山。
师:给她掌声!她母亲外出了,所以他以知识为母,想得好。
生:我取的是《墙缝中透出的一束光》。
师:好好好!这一束光是大自然的光,也是知识的、人文、智慧的光。
生:我取的是《读书不分高低贵贱》。
师:对是对的,就是有点像讲大道理。没有“一束光”那么打动我。
生:我取的是《沙漠里的一朵花》。
师:“一朵花”是好的,但“沙漠”的所指似乎不明确。喜欢你用“花”这个意象。
生:我又换了一个《笨鸟先飞》。
师:哈哈,跟你自己比,比之前的好一些了。其实,刚才我们说这个图的意思,是想告诉大家:穷并不是理由,他可以有爱,有艺术,就让这个家庭明亮起来。
现在如果我们将这个故事搬到舞台上去表演,当然要很多道具。有个道具可能被忽略,但它必不可少。
一起看看这个道具(ppt图片)。想想为什么它不可少?
师:你看文章里有几个地方写到了蜡烛?请把写蜡烛的地方标注一下。标示以后,想想:你觉得这个故事里面反复写到的蜡烛,有没有用意。也就是讲:怎样看待这支蜡烛的作用?
生:我觉得蜡烛的作用是在照亮兄妹的内心。
师:这是你的理解。肯定还有更多理解。
生:我觉得这根蜡烛有两个作用。一个作用是能够在黑暗中照亮我们的心灵。
师:嗯,它有象征的意味。
生: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制造一种贫穷的气氛。
师:制造贫穷的气氛?那你生日时候点蜡烛也是渲染贫穷的气氛?
生哄笑
师:不要笑,他刚才有一个讲得很好的词,叫“气氛”。但我觉得不是“贫穷”的气氛,而应该是什么样的气氛?
生:我觉得可能是一种友爱的气氛。
师:还有可能吗?
生:很温馨的氛围。
生: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。
师:蜡烛积极向上?我还没有跟得上你的思维。
生:我觉得是一种优雅宁静的气氛。
师:太好了!这个女同学每次发言都有点不一样。我们再给她一点掌声。
生:我觉得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气氛,因为蜡烛也想用自己微弱的光点亮整个黑暗。
师:你讲得好。不过,等会儿这蜡烛被风吹熄灭了,那还能说明其“自强不息”吗?不要那么急于说它的象征。
生:我觉得蜡烛是一个线索。
师:对!它是一个线索。它开始是亮着的,后来又说风把它吹灭了。这就表示情节在向前面推动。这一种光熄灭了,会引来另外一种光,那是什么光?
生:月光!
师:因为一直写到这里,文章还一直没有写到月光的。
师:灭烛怜光满。它想用烛光来铺垫月光。
生:我觉得这个蜡烛还照亮了皮鞋匠兄妹俩对音乐的向往。
生鼓掌
师:你这个叫总结陈词呀。它照亮了他们对未来、对艺术、对音乐的向往。你这是从价值来理解的,我刚刚是从结构上去理解的。其实,烛光还有一个重要作用,它跟盲姑娘也有关系。有什么关系呢?蜡烛熄灭时,我们眼前是一片黑的。对于那个盲姑娘来说呢?
生:蜡烛熄灭后,就会变成黑暗,就会让那个姑娘想到......
师:盲姑娘知道蜡烛熄灭吗?
生:应当是不知道的。
师:还是需要你来说。(前面那个想法独特的女生)
生:我觉得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很美丽。蜡烛虽然灭了,但是盲姑娘心中的“蜡烛”却点亮了。
生掌声
师:果然不一样!是我们的“一样”,衬托了你的“不一样”。
现在终于写到《月光曲》了。对会弹钢琴的人来说,弹一曲《月光曲》并不太难。如果我们用手机去录一个《月光曲》给别人听,那也很容易。但是我们要用文字去写《月光曲》,真的是太难了。告诉我难度太难了。我们设身处地为作者想想,难在哪里?
生:我觉得难就难在曲子很长,你要你把它记下来,还要把它写下来。
师:那不是记谱的问题。写月光曲也不是写谱子,而是要把谱子里的音乐转化为文字,这个会难在哪里?
生:他要用音乐来表达感情,还要用文字来表达。
师:听音乐的感受要用文字来表达,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?
生:我觉得可以用月光下的景色来表达听《月光曲》的感受。
师:用一种很形象的东西去描写乐曲带给你的感受,把乐曲化为很形象的画面。是不是这样?
生:我跟他一样,《月光曲》当然要写月亮升起的画面。
生:我觉得可以用触景生情的方法。
师:我现在触的不是“景”?我触到的是“音乐”。那就是触音乐生画面。
生:我觉得是音乐能触到心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,要的是每个人自己心里的画面。
生掌声
师:她要的是她心里的画面。那我们现在来读“皮鞋匠静静地听着......”这个自然段。
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。其他同学来想一想:这一段文字是写《月光曲》带给作者的形象感受,这个感受里有几幅画面?能不能大概分一分?
请还没有举手的同学来读
师:虽然没有举手,但是读得非常好!我相信还有同学跟他读得一样好。现在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段。
这一首《月光曲》,在文字里都转化为大自然的意象。这里有大海、有月光、有海风、有海浪。那我们把写大海、写海风的句子悄悄地找出来,划一划。
生十分投入地读文
师:刚才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。请看,我找了两张图片(ppt)。
刚才这一段写的大概是大海和月亮的情景,是如何变化的?我们把关键的句子找出来说说。
我先举个例子。比如开始,文章写的是——
生:水天相接。
师:第一个画面就是水天相接。我们按照这个方法接着往下找。接下来是哪个词?
生:微波粼粼。
师:这个“粼”字我写错了吗?
生上台纠正
师:微波粼粼后面是什么?
生:波涛汹涌。
师:还有对风的描写啊?
生:卷起巨浪。
师:还有写海浪的是什么?
生:雪浪。
师:为什么是雪浪?
生小声讨论
生:月亮是银色的,照到了海面上,所以浪花是雪亮的。
老师板书:
月光 曲
水天相接[辽阔]
微波粼粼[安静]
刮起大风[激越]
卷起巨浪[壮观]
雪浪涌过
师:海面,月光,风,这是真的吗?这个情景是真的发生了吗?这是他听到贝多芬这个曲子后——
生:想象的。
师:这样的月光、这样变化的大海,我们一起把这个地方读一读。
师引读: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。
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。微波粼粼的海面上,霎时间洒满了银光。月亮越升越高,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。忽而,海面上刮起了大风,卷起了巨浪。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,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……
声情并茂地齐声朗读
师:读得不错!这里你看到的是月亮、大海、海风、波浪......你根据这个文字猜一猜,贝多芬在弹奏这个钢琴曲的时候,那旋律是怎样变化的?
生:这首《月光曲》首先给人的感觉是特别轻柔,到最后的时候特别的强烈。
师:你讲得比较概括。我们一个个来吧!水天相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什么?
生:柔美。
生:平缓。
师:水平如镜是平缓,但是“水天相接”则很辽阔。(板书:辽阔)
师:微波粼粼呢?
生:柔和。
师:柔和、安静都可以。这此词都不是唯一的,只是帮助大家理解。那“刮起了大风、卷起了巨浪”,这说明音乐变得怎样了?
生:激昂。
生:激越。
师板书
师:那最后整个雪浪都在奔涌,跟前面“辽阔”比起来,这里简直是非常——
生:壮观!
师相机板书:辽阔、柔和、激越、壮观。
师:这就是《月光曲》。我们不是用耳朵听到的,而是用眼睛和心灵感受到的。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听一听这支名曲?我们来欣赏《月光曲》音乐。
生欣赏《月光曲》片段
师:我们听的是其中一段。现在,我们配着乐曲,来朗读这一段。
配乐朗读
师:作者写了一个细节,是盲姑娘的:“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,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。”为什么要给她妹妹一个镜头?给她一个特写镜头?我很奇怪、很纳闷?她看不见,为什么还睁着大大的眼睛?这能说明什么?
生:我觉得这表达了贝多芬弹得的音乐艺艺非常高超。
师:从一个侧面说他琴弹得好。
生:贝多芬这首《月光曲》把妹妹心中的蜡烛“点亮”了。
师:哇!你联想到了前面,有诗意的想法。
生:虽然这个姑娘双眼失明了,但是她能用心去感受这个音乐。
师:音乐让她的眼睛明亮起来。
生:我觉得盲姑娘虽然看不见外面那绚丽多彩的世界,但是贝多芬用音乐给她描述了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。
师:她眼睛盲了,关闭了一个世界,但音乐为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。
贝多芬的《月光曲》是为谁创作?按照课文的说法,贝多芬创作这个乐曲是为了盲姑娘和这个贫困的家庭创作的。贝多芬主动地为盲姑娘创作一个音乐作品。想听听你对贝多芬的评价是什么?
生:我觉得贝多芬是个善解人意的人。因为他知道这个姑娘家是很穷苦,所以专门为他们弹了两首曲子。
师:那你觉得艺术是产生于同情吗?
生摇头
师:那你换个说法。
生:我觉得贝多芬看到这个姑娘也很喜欢音乐,所以就为她弹了一首曲子。
师:他想成就她的梦想。好,再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。
生:我觉得有他一个善于发现的心灵。
师:他善于发现,还善于理解。刚才讲到同情,我们把同情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。比同情更高境界是“爱”。两个兄妹之间,有爱;贝多芬对陌生的兄妹,也有爱。那不是亲情间的爱,而是一种更广泛、更博大的爱。我想,好的艺术产生于哪里呢?刚才有同学说产生于心灵,我觉得它来自心底的爱。皮鞋匠的家,那么穷,那么艰辛,还那么爱美。这种气质就打动了贝多芬。所以说艺术产生于爱,还产生于美,也产生于梦想。
师:这个故事说到这里,你一定觉被贝多芬的故事感动。但是,我现在要告诉你贝多芬的真实情况。一起看看真相是什么。
ppt贝多芬资料。
贝多芬 (1770年-1827年),生于德国波恩,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,被尊称为“乐圣”“交响乐之王”。
17岁到维也纳,见到莫扎特。22岁,师从海顿,定居维也纳。26岁开始耳聋,30岁爱上16岁少女朱丽塔,失恋,创作月光曲。他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。
师:你们现在11岁,贝多芬比你们大一点点的时候,就成为了宫廷皇家钢琴家......到三十岁的时候耳朵几近聋了。要是我变成一个聋子,对世界没有影响。但是贝多芬是一个天才、一个钢琴大师,他最需要的就是——
生:耳朵。
师:但是上帝偏偏让他在三十岁的时候耳朵聋了。更要命的是就在这一年他失恋了。他爱上了一个16岁跟他学钢琴的姑娘......这个时候他耳朵失聪,内心失恋。你想想,对他的人生是不是致命的打击?一般人都在这种痛苦里沉沦,但是他用音乐拯救了自己。他把这个钢琴曲弹起来的时候,真正要献给的是这个人——朱丽叶,他的爱人。
ppt显示
月光曲真正的来历
月光曲,原名《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》,创作于1801年。
其时,贝多芬他正遭遇难以想象的生命痛苦,不仅恋爱失败,而且双耳失聪。
他深爱的那个姑娘,叫朱丽叶·圭查蒂的,一个比他小14岁的美少女。朱丽叶也深爱着贝多芬,一直跟着他学习钢琴。然而,她是伯爵的女儿,家庭门第的巨大悬殊令这对情侣被迫分手。
这首钢琴曲,首先是献给朱丽叶的这支奏鸣曲,分三个乐章。第一乐章是慢板,柔和而舒缓的旋律,如同叹息与忧伤。第二乐章是快板。轻快而短小的旋律,交织着回忆与憧憬。第三乐章是急板。急风暴雨般的旋律如同内心的愤懑与高昂的斗志。
德国诗人路德维希·莱尔斯塔勃说:“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,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,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。”
这个评价令出版商喜出望外。他们马上将乐曲命名为《月光曲》,并且还杜撰了一个美丽而动人的“故事”。
师: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?现在大家把书都盖上。我非常喜欢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同学。本来月光曲是写给他的爱人朱丽叶的,现在出版商编了这样的一个故事。你能不能接受这样一种“杜撰”?告诉我为什么?我喜欢听每个人独立的看法。不要管别人的理解,只要管自己就OK。我看谁第一个表达他真实的声音。不要紧,每一种声音都要被聆听。
生:我觉得,我不能接受。因为我觉得想象终究是想象。
师:你是认为像这样的故事不要去有想象的成分,要真实才是最美的。这是第一种见解。
生:我也是不能接受的。如果我是贝多芬,我会觉得这个商业炒作亵渎他纯真的爱情。
掌声。
师: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吗?
生:我觉得可以接受。因为,这是文学作品,可以有想象。
生:我觉得这个故事,本能也是一种正能量。读了以后,还是很感动的。
师:从出版商角度来讲,他让社会有更多的关注力,获得更多的认同,追求更大的效益。有些同学表示理解,有些同学表示不认同,都有道理,不要求得一致。最要紧的是,对一件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。
课间休息十分钟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“非常教师之星颁奖典礼暨非常国学课开讲”专题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