仍是《静夜思》,这回要研究诗中“床”的意思。
既是要研究“床”的意思,自是以李白的原意为准,所以这里先放李白的原版:
床前看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山月,低头思故乡。
关于这个“床”,有三种解释:
1、我们睡觉的床;
2、井上的石栏;
3、坐具,比如胡床、绳床。
这三种解释到底哪种更有道理呢?
因为从《静夜思》本身出发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困难,我们只好下点笨功夫,看看李白别的诗里的“床”。
虽然《静夜思》里的“床”无法根据前后文判定是什么意思,但别的诗里可不是这样。
睡觉的床
李白有一首《秦女卷衣》(节选):
天子居未央,妾侍卷衣裳。
顾无紫宫宠,敢拂黄金床。
秦女不敢碰的黄金床,应该是天子睡觉的地方。
还有一首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》:
承恩初入银台门,著书独在金銮殿。
龙驹雕镫白玉鞍,象床绮食黄金盘。
“象床”是个老词了,《战国策》里就有,以象牙为装饰的床,所以这个床也是用来睡的。
井上的石栏
李白有一首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》(节选):
去国客行远,还山秋梦长。
梧桐落金井,一叶飞银床。
上面都写到“金井”了,那所谓“银床”只能是井上的石栏了吧?
还有一首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(节选):
昨夜吴中雪,子猷佳兴发。
万里浮云卷碧山,青天中道流孤月。
孤月沧浪河汉清,北斗错落长庚明。
怀余对酒夜霜白,玉床金井冰峥嵘。
人生飘忽百年内,且须酣畅万古情。
考虑到“玉床金井”一起出现,这里的“床”应该是井上的石栏。
更有启发意义的是这首诗所描绘的情境,李白一个人在井边喝酒,看看天上的月,看看眼前的井。
也许《静夜思》所描绘的情境也是如此?
胡床、绳床
绳床差不多长这样
李白有一首《草书歌行》(节选):
吾师醉后倚绳床,须臾扫尽数千张。
飘风骤雨惊飒飒,落花飞雪何茫茫!
诗里都说了是“绳床”,没什么可为难的。
胡床类似今天的马扎
还有一首《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》:
清景南楼夜,风流在武昌。
庾公爱秋月,乘兴坐胡床。
龙笛吟寒水,天河落晓霜。
我心还不浅,怀古醉馀觞。
好玩的事又来了,李白把宋中丞比作古时的“庾公”,也就是“庾亮”,说他像庾亮一样喜欢秋月,坐在胡床上欣赏美景。
坐在胡床上看月亮,也许《静夜思》描绘的情境正是如此?
乐府诗
这么看下来,“睡觉的床”反倒成了呼声最低的,因为李白诗中好像没有类似的情境。
且慢,我们还要考虑传统,《静夜思》是乐府诗,不然也不会分在《李太白文集·乐府》,更不会收进郭茂倩的《乐府诗集》。
既然是乐府诗,那李白有没有可能摹拟?
南朝有一首《子夜四时歌·秋歌》:
秋风入窗里,罗帐起飘扬。
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。
这不就是在床上看月亮吗?
只不过这个是因秋风起的念头,而且十有八九想的是出门在外的丈夫。
而《静夜思》是先看到地上的月光,之后看天上的月亮想到的是故乡。
诗无达诂,取意佳者
到这,问题可以说是一点都没解决,反而更棘手了。
接下来,我在这要用一个比较耍赖的方法试着回答这个问题——“诗无达诂,取意佳者”。
也就是说,在三种解释都有可能的情况下,我决定一个顺眼的,我挑的这个是睡觉的床。
理由有二,一个是凑数的:
李白写井上的“床”总会把“井”带出来,写“胡/绳床”总会直说是“胡/绳床”。
这里只有一个“床”字,所以我觉得睡觉的床更有可能。
另一个是读者的:
“睡觉的床”比“围栏”、“胡床”常见,更贴近读者的生活,至少今天是这样的。
之前就说过,《静夜思》这首诗的主卖点在于“直白晓畅”,越简单质朴,越贴近生活越好,所以还是理解作“睡觉的床”比较好。
最后,我们再来看一遍《静夜思》: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不知你现在读它有没有新的感受……
长按二维码,关注本公号